从爱在胖东来看道德型企业
▲胖东来将道德法则与市场法则相结合,产生幸福力——基于“善”的商业为幸福消费带来无形源动力,让美好消费拥有无限持续力。胖东来超市地处许昌,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2024年胖东来商贸集团的销售额169.64亿元,比2023年增长58.54%;利润8.3亿元,比2023年大幅增长490%;2025年前5个月销售额突破100亿元,预计全年将突破200亿元,利润突破10亿元。在人们的消费脚步普遍放缓的当下,胖东来依然保持可观的增长,充分彰显了其独特经营模式的强劲生命力。
胖东来的商业阳谋
学习胖东来,为什么难?难就难在不能仅从表层去感悟。很多企业都有经营秘诀,胖东来遵循商业规律,敞开门做生意,看似危险,实则高明,哪怕对手知道了一切做法也无法破解,可谓“阳谋”。胖东来的阳谋使其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胜出。
1.微利价格
作为底牌,进货价是经商的重要秘密之一,而胖东来直接写明了商品的进货价。之所以敢于亮出底牌,是因为它本来就没有打算赚多少钱,微利是胖东来公开的秘密。亮出底牌,消费者反而没有顾虑,这就是阳谋。
零售业有两类商品的加价十分隐蔽:一是珠宝,二是茶叶。玉石生意水深,涉及地质学、矿物学、宝石学等专业知识,容易做假,商家容易误导消费者从而牟取暴利,而胖东来仅加价20%。在2025年4月的玉石定价风波中,网红柴怼怼称胖东来通过卖青海料和田玉赚取暴利,许昌市场监督部门检查了4000多件货,证实毛利率不足20%,抽检13件商品全部合规。明码标价,打破行业价格不透明潜规则,胖东来实现降维打击。
茶叶乱加价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不少商家加价100%甚至500%以上,胖东来仅加10%。春茶上市,许昌消费者排队到胖东来买茶叶。低加价看似吃亏,实则大赚——赚到人心,利润自然源源不断。
2.商消一体
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是商业根基,也是最大问题源,无数欺诈源于利益对立化。商家与消费者是“一体”还是“分离”,成为检验商家德性的分水岭,也是可持续商业的胜负手。胖东来体现了商家与消费者的“一体之道”,二者犹如大树的根系与树干,消费者的“根系”维系着商家的“树干”,带来根深叶茂。
传统商家卖鱼一般是现买现卖,胖东来则先将鱼养10~15天再卖,为的是清理鱼身体中的杂质,鱼养瘦了,消费者才能买到好鱼。如此一来,胖东来卖鱼基本亏本,但为了消费者,胖东来心甘情愿。很多人把“不做亏本买卖”当作商界“铁律”,但为什么胖东来敢于打破“铁律”?因为有德性的商业(可持续商业之本)必将使消费者利益最大化。胖东来有“后悔药专柜”,凡是从胖东来买的东西,无论用多久,只要不合适就可以退,哪怕是用过的日用品。有人拎着两年前买的保温杯来换,杯底坑坑洼洼,店员依旧给换新的。
赢得人心是胖东来的最大秘密,也是最难之事。2015年因租金太高,胖东来关店,顾客堵住门口,希望其留下;后经新乡市委市政府协商,将闲置的沃尔玛卖场免费3年提供给胖东来。若换成其他商家关门,消费者第一反应通常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如何留住商家。“爱在胖东来”绝非空谈,爱从何来?
3.利益共享
雇主与员工的关系是任何企业不得不直面的难点,是很多企业头疼的“老大难”。传统理论将雇主与员工利益对立化,似乎雇主是员工的“天敌”。胖东来实行雇主与员工一体化,企业95%的利润分享给员工,这已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雇佣关系。
基于冯友兰“人生境界论”,诠释胖东来模式
1.冯友兰“人生境界论”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指出,人生境界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人的行为是“顺才”或“顺习”的,“不著不察”,即对所做的事没有清楚的了解。
功利境界:人的行为是“为利”的,即为自己的利。凡动物的行为都是为自己的利。功利境界的人对于“自己”及“利”有清楚的觉解,其行为虽可有万种不同,但最后的目的总是为自己的利。
道德境界:人的行为是“行义”的,对于人之性已有觉解。他了解人之性是涵盖社会的,义与利相反亦相成。求自己的利的行为,是为利的行为;求社会的利的行为,是行义的行为。
功利境界中的人,大都以为社会与个人是对立的;道德境界中的人,大都以为社会与个人并不是对立的,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人必在社会制度及政治的道德规律中,才能得到发展,在社会中堂堂地做一个人。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以“占有(取)”为目的;道德境界中,人的行为以“贡献(与)”为目的。
天地境界:人的行为是“事天”的,了解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人有完全的高一层的觉解,应在宇宙间堂堂地做一个人。
一个人所处的境界不同,其心理状态亦不同,即所谓怀抱、胸襟或胸怀不同。提升境界看似容易,其实很难,能否从低境界跃升到高境界,其做人做事规则有天壤之别。
2.胖东来模式的哲学分析
(1)超越求利而求善
仅从经济学视域分析胖东来模式,难以诠释德性、道德、幸福、伦理与商业的逻辑自洽性。胖东来模式基于儒家学说本根——仁爱思想,超越求利而求善,并在更高层面求利。此时,德性成为可持续商业的本根,企业在求善中求利,而不是求利中求善,即善是利之源,利是善之果。这是企业进入道德境界的必然结果,也是德商之魂。
为什么于东来将95%的利润分享给团队?处于功利境界的人不可能最大程度分享利益给他者,唯有进入道德境界的人才有可能。处于道德境界中的人,对于全社会而言是“与”,而不是“取”。“爱人”与“爱财”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态度,也是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本质差异。
(2)真爱他者,共享利益
“真爱他者”是胖东来模式的元本质,所有相关者生成以“仁爱”为轴心的幸福共同体,基于道德法则构建商业生态系统并统摄市场法则,其统摄机理来自“求善”所必然产生的道德情操与胸怀,企业与上下游伙伴已不是纯粹利益关系而是信任关系;员工将胖东来当成“家”,感悟“家文化”魅力,还有什么理由不勤劳工作呢?这是幸福企业之所以幸福的本源。员工幸福指数不仅来自高收入,也来自高尊重与高自觉。
“善”无形而巨大的聚合场是道德法则的力量源泉,远远超过市场法则。仅靠制度运行的企业无法想象“善”的魅力,他们苦于管理企业除了制度等工具,还有什么好办法?求“术”而不求“道”是传统管理的天然局限性。在道德法则与市场法则结合中“求道”,让胖东来产生幸福力——基于“善”的商业为幸福消费带来无形源动力,让美好消费拥有无限持续力(真善美的内在一致性),这是市场法则没有带来的企业力。
胖东来平均每个店每年利润6000万元,这是很多商家不可想象的。胖东来的高利润是其30年良心发展之果(“美好企业”之所以必然美好之根),也是“做人做事相统一”的生动写照。
2025年4月,杭州“胖都来”打着学习胖东来旗号,邀请大批明星站台,没几天就被网络舆论攻击而不得不关门。假冒胖东来,哪来真功夫?无数商业策划、品牌活动、形象宣传……利益最大化的逻辑前提是他者利益最小化,看似高明、实则愚蠢;各方利益分享合理化,看似容易,其实很难;可持续商业之所以必然持续的本质,是各方利益恰当化并整体最大化——道德法则让自我与他者产生最大的信任力与合作力,即利润源泉最大化。没有真心,哪来真爱,更无真诚,哪来真信。这是无数人学习胖东来却学不到真经的根源。
3.消费者的信任
优胜劣汰是商战本质;丛林法则是商场规则。谁都希望取胜,问题是如何取胜?胖东来独占鳌头,是因为有最厉害也是最难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消费者的信任。
道德型企业将道德力内化为无穷信任力,给消费者安全与放心,从而带来购买力:商业从纯粹商品属性提升到“人性善”层面——商业本身彰显善良意志,其竞争力必然最大化。当然,信任对于胖东来也是无形压力:一旦商品有质量问题或者供需有差异,信任将崩塌。胖东来供应商选择必须严格、严谨、精准、优质、对路,必须保持效率与质量高水平,如此才有资格获得消费者的信任。道德型企业必然倒逼自身各要素产生向上性与优质性,这样才会具备“求善”的实力。求善文化、德性文化、幸福文化与竞争文化、品质文化、效率文化的天然协同(唯有道德型企业才具备这一特征),是胖东来成功之本。
道德型企业绝非仅仅依靠道德法则来维系,而是在更高层面全方位 、系统、深刻地融合多种管理机理,生成新管理生态系统。道德型企业决不排斥运用各类工具理性管理,而是在更高层次上让价值理性管理(道德管理)“统摄”工具理性管理。基于仁爱思想的德性治理(道德管理之魂)叠加数智治理(AI时代的新管理机理),将创造更高水平的企业管理。
呼唤中国的道德型企业
胖东来被称为良心企业,或是道德型企业、社会型企业。企业家只有进入冯友兰先生所说的道德境界,才有可能打造道德型企业。
1.道德型企业的核心特征
道德型企业之所以必然产生,是因为道德法则必然让企业自发地超越利益至上的天然局限性;再造企业基因,重塑企业思想,打造新的企业坐标系与企业世界观;生成新的企业范式,实现认知跃迁;改写商业规则与竞争方式:基于利益原则又高于利益原则,且让自我与他者的利益均最大化;不仅赚钱可观、持久、稳定,而且生意超越经济领域进入德性、幸福、美好、向善的精神领域。道德型企业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形态,有其核心特征。
一是道德法则与市场法则的协同机制,产业、市场、社会各环节与各要素协同共生;
二是以人性善为轴心、利益为半径、交易为支点、共赢为源动能、竞争力为支撑、盈利力为坐标、创造力为标志;
三是企业文化之根:“仁者爱人”(“仁义之道”),“先成人、再成事”;
四是成人与赚钱形成“一阴一阳”关系,增强企业内外关系和谐度与协同度;
五是儒家“仁爱思想”融合现代市场经济,“利”与“义”有机结合,“成人成己”中“先利他、再利己”;
六是“爱人”与“爱财”成为鸟之双翼——“仁者爱人”与“爱财有道”逻辑自洽(可持续商业之魂);
七是高价值内外循环机制,让资本逻辑服从于并服务于道德法则,在根除其“利益至上性”中彰显道德力并最终利益最大化——道德力与市场力的有机融合;
八是德性成为核心竞争力源头,道德素养成为盈利力的逻辑起点,道德境界成为企业力的逻辑中介,价值分享成为可持续商业的逻辑终点;
九是创新企业管理,道德管理与制度管理具有内在一致性;
十是企业新性质,经济创造者跃升为文明创造者,从最高层面融合科技价值特别是人文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前提),让企业的“向上性”与“向善性”发挥基础性的文明作用。
2.道德型企业是新时代产物,也是中国企业希望所在
弘扬企业家精神,建设道德型企业,起码有六大隘口。
一是素质关,员工特别是管理者必须有较高道德素养。
二是管理关,道德法则、市场法则、资本逻辑等从抽象的理论层面转变为实际生活、具体经营中的协调一致——这里有个企业高维时空的原理,即企业和外界其他主体之间,存在一种高层次的价值相互创造、相互交换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自带两种能力,一方面在追求善良、做好事(求善)的同时赚到钱(求财),也就是有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使得企业在市场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市场范围,也就是有发展能力。
三是来自利益相关方的严格检验关,产生可持续商业;
四是时间关,经得起长周期考验;
五是价值分享关,全产业链价值创造中合理分享价值;
六是社会关,社会包容度与支持度。
当下最值得人们反思的,是如何造就更多道德型企业(高质量企业)。这是企业思想、企业性质、企业形态与企业组织的自我革命——从“逐利思想”转移到“至善思想”,在更高层面实现“求利”与“求善”有机统一、“赚钱”与“仁爱”有机统一、“市场属性”与“道德属性”有机统一、“盈利水平”与“道德水准”有机统一、“价值创造”与“大爱传递”有机统一、“企业内价值”与“企业外价值”有机统一、“自由企业”与“自由人”(企业与人均自觉遵循共生共荣的规律)有机统一。
唯有如此,才可能让更多企业借鉴胖东来模式而践行“德商之道”(市场法则新飞跃),让中国企业超越单一资本逻辑而成为具有深厚道德根基的社会主义企业,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
|